为什么底价模式的多是些小厂家,还是因为低价模式造成了厂家很难长大,产品也很难长大,什么是因,什么是果?
我们知道产品的销售必须要有促销拉动和终端培训以及消费者教育,你出让了能出让的一切利润,确实取得了价格优势,同时也就失去了做产品促销和产品教育的空间,所以必然做不大!
所以你就会发现低价企业的配套服务一般都是很差的,或者说就没有什么后续服务了,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没有空间!
没有空间怎么保证产品质量?
现在市场还有很多的中药产品零售价才几块钱,出厂价就更低,我一直很奇怪,这样的产品渠道也敢卖,消费者也敢吃,现在的中药材价格都涨到什么样了,出厂价2、3块钱的中药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是三天的服用剂量。之前接触一家中药企业,他们有个市场上很热销的产品XX片,他的出厂价是5-6块钱,市场上普遍反映贵,说同类的产品也就3块多钱,聊到这个问题,企业负责人哭笑不得,他说这个产品的主原料是野生的,一年全国就那么点产量,价格肯定便宜不了,就这个价格我们还不怎么赚钱,不知道市场上那些3块钱的产品是怎么出来的?
所以,不要一味的玩价格战,尤其是药品,否则受伤的不只是企业和销售队伍,还有消费者!
合理的打法是这样的!
企业提供产品营销方案,产品相关的卖点、话术、关联方案,以及产品配套的学术体系,做产品就是做学术,没有亮点怎么卖药,甚至包括给力的产品包装。
企业提供培训支持,教会终端队伍销售产品,同时也带动终端队伍成长,有时候成长比赚钱还重要,不成长的话也很难赚钱。
企业提供动销支持,不仅要培训队伍,还要培训终端店员和医生,还要搞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相关的物料、辅助设备、关键技术也必须到位。
而这一切,都需要钱,都需要有足够的价格空间!
如果底价模式能做好产品,那么企业留几个发货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