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聚焦第二大市场:药品零售。原先还很单纯的药品零售商,现在基本上不谈实业谈资本了,不是在卖药店的路上,就是在收编小药店后粉刷一遍又要卖药店的路上。所以药品零售已经变成了零和游戏:药企,你出得起钱吗?出得起,那么我给你规模,你给我返利。这样看来,实力比较弱的中小型药企基本上也难搞得定连锁药店了。
剩余下的就是电商和诊所了。电商的趋势是在收缩,在没有出台处方药放开网售的政策前,收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诊所就不一样了,除了我们大致公认的年末中医诊所至少增加3万家外(我预测年底会纯增加7万家),其他类型的诊所也是净增长。也就是说,到2018年底,诊所数量会达到50-60万家,诊所的药品销售规模不低于650亿。
诊所渠道相比较于医院、药店,其进入门槛低,诊所老板进货纯粹个人行为,不受政策及招标限制,而且还没有进店费,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挂金、回扣。所以,在这里我几乎可以下一个定论:中小药企如果不及时转型诊所渠道,那么最后一块吃饭的地儿可能都要没有了。
当然,进入诊所也并不是没有门槛,这个门槛就是我们的营销策略能不能符合诊所医生的需求,以及能不能满足基层民众的治疗需求。
用我的想法来总结就是:
1、基层诊所和基层民众需要好药来升级健康医疗需求,价格贵一点没问题,但疗效也要更进一步。想想看,原本用5元药的现状升级成为15元药,那么基层诊所的用药规模将净增加2倍。
2、要能够提供符合基层民众消费能力的药品或医疗服务,让基层民众买得起药,买得起医疗服务。所以升级换代不仅仅是升级好药,更要升级性价比。
3、同时需要升级的是为诊所医生提供标准化的诊疗能力提升,以及为基层民众提供升级化的治疗标准、健康标准。不为他人谋福利,他人不会为你谋福利。
但中小药企不要以为找到了一个立足之地,就驻足不前。目前整个医药市场都受制于政策限制,大中型药企为了保住原有的销售规模,一是要做好一致性评价,二是要拓展新销售渠道。不巧的是,他们也看中了诊所渠道,认为诊所渠道属于低风险、投入小、回报确定的战略发展市场。
也就是说,未来大中型药企和中小型药企在诊所渠道会发生很多碰撞,如果中小型药企不能用出吃奶的力气保住市场份额,那么大中型药企一旦尝到了诊所渠道的甜头,那么中小型药企又将陷入下一个深渊!到头来,只有一句话:不竞争,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