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标准,似与药店无关,但果真如此么?
业界普遍认为,国家医保支付标准或将于年内出台。这对新组建的国家医保局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举动。
此举弥合了“谁买单谁定价”的政策呼声。从医保基金当前的储备情况预测,在药品价格调控的后发改委时代,降价将成为较长周期内的主旋律。
医保支付标准:不是价格,但影响价格
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已超过4万亿元,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但是医疗费用的浪费现象也不容小觑。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在去年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过去近10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水平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目前医疗消费中,有30%是过度医疗的浪费。他还特别强调:“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导向是总量会继续高速增长,但药品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
医保资金浪费和医保支付压力巨大,给国家医保局提出了难题:如何减少医保资金浪费,提高医保使用与管理效率?
此次即将出台的医保支付标准,是药品价格管理的关键。
盘活医保支付改革
除了主导药品采购改革,影响药价医保支付标准的另一个“杠杆”作用是盘活“以按病种付费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改革。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发布《关于推进按病种付费工作通知》,要求各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选取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2017年底前,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
2018年2月,原人社部公布《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推荐目录》,推荐各省(统筹地区)医保基金对白内障、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踝关节骨折等130个病种“打包”支付。
业界认为,以“总额预付,结余留用”为基础的按病种付费将最大限度调动起医疗机构在药品采购中主动“砍价”的积极性,是医保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
药店影响:那么远又那么近
今年4月1日起,由浙江省人社厅、卫计委、商务厅、食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审议通过的2018年医保支付标准,开始在两定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正式统一实施,尽管浙江省内的同行们集体“抗议”,但仍未挽回局面。
医保支付标准的统一,对定点药店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由于价格倒挂,药店所经营的医保药品将面临全面亏损。同时,药店在与医疗机构的竞争关系中无疑将处于弱势地位。
浙江的这把“火”是否会蔓延到全国?真的很难说。一旦“浙江模式”成为行业范本,或者成为医保变革的航标,那么,恐怕将引发行业地震。
来自医保的隐患远不至此,相反,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医保蕴含的风险与产生的收益将呈现长消变化。
近年,伴随医疗费用增长以及医保统筹资金吃紧,改革医保个人账户的呼声越来越响亮。支持改革者认为,医保个人账户的存在,分散了医保制度的资金统筹能力,弱化了医保制度的社会共济作用。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现状来看,类似“睡美人“的医保个人账户已经不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取消医保个人账户实现统筹资金的扩容是大势所趋。
改革医保个人账户的影响,恐怕人尽皆知,药店经营者应该及早收起过度依赖的惯性思维和行为,必须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未雨绸缪思考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