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9日),深圳全药网发布《关于公示深圳市公立医院药品集团采购目录部分成交品种价格下调的通知》。有7个药品价格下降,其中,就包括诺华制药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笔者浏览全药网发现,早在6月5日,深圳全药网也发布了价格下调的通知,当时价格下调的品种中,也包括伊马替尼,与此不同的是,上次是豪森生产的仿制药。
短短一个月,伊马替尼的原研药、仿制药相继降价。而这个时间段,正值电影《我不是药神》掀起的舆论高潮,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难道是受电影的影响,所以降价了?
笔者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华慈善总会的患者援助项目。一开始,援助项目仅对低保患者适用,随后扩大到全部患者。不过,据笔者了解,即使加入了援助计划,患者使用药品的费用依然将近10万一年。
到了2015年,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印度代购药品案爆发。随后,药品在中国首次降价,规格0.1g*120片的定价从23500元降到21000元左右。
从2015年开始,各省相继纳入大病医保目录。
早在2015年1月1日,浙江省将治疗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淋巴瘤等的15种治疗必需、疗效明确的高价药纳入大病医保,援助政策加上大病医保报销部分,患者每年自费4.6万元左右,仅为原来的16%。
随后,国家继续放大招。2017年2月,药品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乙类),随后也被列入各地医保目录中。其报销比例约为80%,换算后每盒药品患者只需自费2200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已有江苏、广东、上海、天津、重庆等19省市相继纳入医保。
但仔细看伊马替尼的市场格局,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诺华的药品所占份额高达80.29%,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江苏豪森的昕维10.97%,正大天晴的格尼可8.53%,石药欧意的诺利宁0.21%。
对于仿制药,不少临床医生表示,这些国产药疗效也不差,而且在价格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相比之下,同规格的产品,国产仿制药价格为800元~1200元/盒,只是原研药的1/10,凭借其价格优势,可以预见,未来国产仿制药将继续瓜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不是药神》上映当天,也就是7月5日,江苏豪森确认收到 CFDA 核准签发伊马替尼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成为伊马替尼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
此外,自2018年以来,信立泰、上海创诺、南京优科、齐鲁制药等众多药企,以4类新药申报伊马替尼,这些品种均已完成BE临床,获批后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届时,所占据的大部分市场,将再次迎来国产药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