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详述了外资药企在过去20年中经历的市场发展和政策变革。
“中国市场地位变了”
作为资深的医药人,王磊进入跨国药企工作已有22年,目前依然保持着本土经理人在跨国药企管理体系中的最高职位纪录。
谈到中国市场地位的变化,王磊感触颇深,他回忆自己最早进入罗氏制药工作的时候,罗氏在内地的业务隶属于香港公司管理。
“当时中国内地的经济总量不够大,销售额也低,甚至比当时的香港还低。”王磊说道,“到了今天完全变了,地位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规模也不一样了。现在香港市场的规模已经无法和内地相提并论了。”
王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在增强,中国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在提高,国家的医保政策也越来越好,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
财报显示,2017年阿斯利康全球营收总额225亿美元,其中中国销售总额29.6亿美元,占据13.2%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同时,中国以超过12%的销售额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海外的跨国药企在1993年前后开始进入中国,上海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域吸引了不少外资药企的入驻。王磊称,当时外资药企入华得到了不少政策上的优惠。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政府官员都特别专业。
“他们把一个城市、一个省当成一个经济体在运营。亲力亲为,对企业的业务了解很深刻。无论浦东的张江开发区也好、江苏也好,领导都十分懂经济、懂行业、懂业务。作为我们跨国公司来讲,在其他国家很少有这样的例子。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前线,政府为外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懂业务的政府部门合作也带来了不少便利。”王磊说道。
让进口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
在很长一段时间,进口药,尤其在肿瘤等重症领域,既是“救命神药”,也是昂贵的代名词。
王磊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一方面必须要承认,原研药企在创新研发上的巨大投入;另一方面,这些年,包括阿斯利康在内的外资药企,都在提高进口药物可及性方面做出了努力。
“像进口的创新药进入中国,如果降低关税、降低费用,我们也会降价。一样利润的情况下,能够治疗更多的患者,我们就去选择治疗更多患者的做法。”王磊指出,“我们愿意并且有条件通过供应全世界的药物数量来降低成本,从而造福中国患者,提供高质量、价格合理的、数量巨大的药品。”
2016年,阿斯利康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通过国家首轮药价谈判,宣布降价55%。降价后患者的月均药品费用从15000元降至7000元。
“当时我们是第一个主动响应国家药价谈判的外资企业。这些方面阿斯利康是有这份心的。我们覆盖面大,不存在一定要做一个小众的极其昂贵的药,我们很愿意以价换量。”王磊提到,药品在降价进入医保之后,市场收效非常好,治疗患者的数量大大提高。据了解,目前药品的二代药物奥西替尼已经进入了最新一轮的国家药价谈判的名单。
据介绍,阿斯利康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的患者援助计划在中国已经让几万人受益。根据该计划,患者在购买了阿斯利康4个月的药物之后,即可免费获赠8个月的用药。
“然而对有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来说,一下支付4个月的费用依然存在问题。”据王磊介绍,最近阿斯利康推出了无息分期付款项目,支持经济拮据的患者将4个月的药费分摊到两年内支付。同时还引入了商业保险,万一患者在4个月内去世,家属还可以获得一半的赔付。
从产品输入到创新输出
进入中国25年,阿斯利康在中国的战略也在不断变化。王磊称,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药物研发的本土化,“原来是把国外的药拿进来卖,现在我们立足中国,以中国患者为基础去创造新的药物,并且走出去辐射其他市场。”
目前,阿斯利康正在致力于不断加强中国的本土研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与跨界合作推动7个1.1类新药(指未在海外上市的、合成、半合成类药物)的在华研发。
据介绍,阿斯利康与珐博进公司合作研发的一个治疗慢性肾病贫血的口服药物罗沙司他已经进入了上市冲刺阶段,有望成为首个全球研发、中国首发的创新药物。
王磊表示:“一旦(罗沙司他)在中国获得批准,将比美国和日本都早,这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这也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机会带来的新的机遇。”
资料显示,目前阿斯利康已在无锡和泰州投资建有生产基地,并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物流中心。其中,无锡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后,其产品可以服务于全球73个国家。与此同时,阿斯利康也将越来越多的研发部门放在中国:2007年,阿斯利康中国创新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并设立亚洲及新兴市场创新医药研发部门;2017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共同成立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专注于创新药的探索、研发和商业化。
另一个方面,阿斯利康也开始在中国探索创新一体化诊疗模式。在本次进口博览会上,阿斯利康将重点展示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等疾病领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儿童雾化中心、中国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和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综合诊疗室等领先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解决方案。
“其实我们不太想做传统的医药企业,既然在中国,这里数字营销、互联网+都做得这么好,我们也想给药品插上翅膀,让患者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地体现。”王磊表示,“希望这些成功的模式也能走出去。所以进口博览会我想是展示除了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和已经进入中国的创新药物,还包括国内创新药物怎么走到国外去,一带一路也是我们走出去、创新模式落地的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