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全球架构将再次调整,变为创新药品、成熟药品、健康药品三大块。其中,健康药品(OTC)业务或将卖出,辉瑞官方的表态是:在今年年内评估该业务的战略选择并做出决定。对于创新药业务,辉瑞希望能再聚焦以补强商业化阶段的表现;对于成熟药品业务,辉瑞则强调“放手”,支持其可以在公司内部独立运营。从通稿来看,关键产品专利到期是此次全球业务大调整的肇因,而辉瑞在此次调整中希望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是:不要只看到现在,我们的好日子在2020年到来。
7月11日,辉瑞全球发布新一轮架构调整的新闻通稿。公司业务将重组为三大块:创新药品业务(生物类似药和专注于抗感染及无菌注射剂产品的医院业务部也将包括在内)、成熟药品业务,以及健康药物(OTC)业务。此次架构调整将在2019财年开始生效。
此次调整中有一大一小两个主要变化:此前归属于创新药业务板块的健康业务被单拎出来,辉瑞表示,将在今年年内评估该业务的战略选择并做出决定;在创新业务板块中,单设新的医院业务部,辉瑞表示,此举目的在于专注于医院在医疗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有趣的是这项重大计划公布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在推特上点名批评辉瑞在7月初的新一轮涨价行为。辉瑞随即作出表态:在与总统特朗普进行会谈之后,公司将暂停部分产品的价格上调,以“给总统机会实施其加强医疗系统的蓝图计划”。但显然辉瑞不会因为特朗普的点名批评就推出如此重大的业务架构调整。
为啥又调整?有啥不一样?
为了抵抗由关键产品专利到期之后带来的业绩下滑。据辉瑞公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29亿美元,其中核心医疗收入下降9%。而核心医疗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关键产品专利到期就是主要原因。
总结此次新一轮全球业务架构大调整的关键就是:聚焦新药,促进业绩增长!不论是聚焦业务,还是补强商业化能力,无一不是为此。
在辉瑞发出的通稿中,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晏瑞德(Ian Read)表示,新的架构调整反映的是各业务板块的自然演进,因为已上市产品和即将上市的在研产品线持续走强,还有受到2020年后期多个产品专利到期的影响,可以遇见的销售大幅下降,其中乐瑞卡在美国市场即将在2018年12月前后失去专利保护。“当我们在即将跨过2020年的现在,我们预计新架构可以带来一个更高、更可持续的业绩增长,让各部分业务更好定位以实现其增长潜力。”
新的架构调整之后,辉瑞目前所有辉瑞创新医疗业务部门将仍然在创新药品业务板块,其中新增医院药品业务部,将负责辉瑞全球无菌注射剂和抗感染药产品的商业化。新设医院药品业务部将让辉瑞更好地聚焦业务和重视客户。同时,辉瑞还将生物类似药产品群整合到肿瘤、炎症及免疫业务单元。整合之后可以增强这一大类产品的商业化能力。
辉瑞表示,这些组织架构的变化预计不会影响目前的资源分配重点和2018财政年度的财务指南。基于2017年的实际结果,创新药品业务(包括健康药物)预计将占辉瑞总收入的四分之三,成熟药品业务将占约四分之一。能够反映本轮新调整的业务收入结构将在2019一季度财报上体现出来。
在此次架构调整中,辉瑞也透露了三大新业务的具体计划:
创新药业务方面,公司预计从2020年开始,公司预期会有新一波产品上市。辉瑞的用词是“正蓄势待发”;
成熟药品业务方面,为了保证该业务运行更快和更灵活,乐瑞卡、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等辉瑞大部分专利到期品牌药物,以及某些仿制药将有其自己独有的、完全专注服务于这块业务的生产、市场、法规职能,以及在一些例外情况下,还会包括支持部门,以提高其自主性,最终让它们在辉瑞内部像作为一个真正独立运作的业务;
健康药物业务方面,所有辉瑞非处方药产品将继续相对自主地运营,并将有其专门的生产和法规职能,同时,公司将继续评估该业务的战略选择并预期在2018年内做出决定。
少不了的当然是架构调整之后的人事变动。当这些调整生效时,黄玮明(Angela Hwang)和杨宇翰(John Young) 将分别领导辉瑞创新药品业务的不同部分,并向辉瑞首席运营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汇报。
集团总裁杨宇翰将负责内科药品、肿瘤(包括生物类似药)和罕见病业务部门。此外,他还将负责在所有新兴市场的创新药品业务。
集团总裁黄玮明将负责炎症及免疫(包括生物类似药)、疫苗和医院药品业务部。此外,她还将领导辉瑞健康药物业务。
成熟药品业务将由现任辉瑞炎症及免疫全球总裁Michael Goettler领导,他将成为辉瑞执行管理团队成员并向艾伯乐汇报。
中国呢?
其实辉瑞现在的业务架构脱胎于2013年7月底。彼时,辉瑞宣布将商务运营分拆为:创新药物业务、成熟药物业务和肿瘤、疫苗、健康药物业务,该计划在2014年1月起正式实施。同样在2014年1月28日,辉瑞发布了2013年四季度财报,利润下跌59%,主要原因也是专利到期和仿制药竞争的影响。
5年过去,辉瑞全球再次“大动筋骨”。那么稳坐在华跨国药企业务规模老大位置的辉瑞中国会有什么变化?
在此次公告中,中国市场出现在成熟产品业务的部分中。
辉瑞表示,在乐瑞卡于2018年12月前后在美专利到期所预期造成的影响过后,公司预计成熟药品业务收入有潜力产生可持续的适度增长。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的城市化和中产阶级的兴起提供了额外的准入机会以及对成熟的品牌药和仿制药的强劲需求。“作为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领先制药公司,我们相信辉瑞具有在这一重要和快速发展的市场上领先的优势。”
辉瑞首席运营官艾伯乐(Albert Bourla)说:“新架构能使我们在多元化的市场里更加专注于多元化的患者。此外,这一架构将使成熟药品业务能最大化其特有的增长机会,同时提供在未来抓住提升其价值的各种机会的灵活性。”
当下的中国市场正在释放更大的市场机会,同时也的确需要跨国药企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观察到的辉瑞中国的最新动向就是主动降价。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综合管理网发布《关于下调辉瑞公司进口产品挂网价格的公告》。辉瑞在湖北主动下调20种药品价格,降幅为3.4%-10.2%。其中,9个为抗癌药,占比例最大,降幅也最大。对此,辉瑞向媒体表示,此举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辉瑞将根据不同省份和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和业务合作伙伴沟通协商。
根据E药经理人不完全统计,2017年21家在华跨国药企共实现销售约为1492亿元左右,平均增幅约为10%。辉瑞稳居第一,销售额约为233亿元,增速约为18%。
那么此次全球架构再调整,辉瑞中国将会有何变化?对于辉瑞中国又会有何影响?从5年前的那次架构调整来看,辉瑞中国必将作出相应调整。在当年调整消息公布之后,辉瑞中国方面曾对羊城晚报表示,消息公布的当年下半年,辉瑞中国也开始着手调整业务架构,并从第二年1月起正式按照新架构运行。
2018年4月,吴晓滨离职辉瑞中国之后,辉瑞中国财务副总裁苗天祥被任命为辉瑞核心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兼辉瑞中国国家经理。中国商务及多元化业务负责人吴锋被任命为辉瑞核心医疗中国负责人。这两项任命已于2018年5月1日生效。
合规、学术推广成为行业必然选择,但现在大多数代表只会刷脸、做客情,根本不懂怎么做专业学术信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