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个堪比“凌迟”的疾病。从前,痛风是一种富贵宫廷病,但现在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痛风人群总数已经超过8千万。
痛风的罪魁祸首始于尿酸,尿酸是血液内一种弱酸性物质,超过溶解度的尿酸盐析出针状结晶,容易沉积在温度较低的远端关节和酸度较高的组织。主要侵犯部位涉及关节滑囊、关节软骨、皮下软组织、肾脏及血管内皮、心脏瓣膜、胰腺等。所到之处,均会发生相应病变及损伤,进而给您造成种种伤害。
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诱发关节急性炎症,痛风石形成,关节发生僵硬变形,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
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引发痛风肾,可造成肾脏的急慢性损伤,另外,尿酸性结石可阻塞输尿管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等。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活化、粘附,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糖、脂、尿酸代谢本身关系密切、互相影响,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同属于代谢综合征的组分,这几种疾病是关系亲密的难兄难弟,也同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痛风的危害发展到最后往往是患者多种恶疾缠身,严重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长短,也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黄帝内经》有言“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出“治未病”的理念,倡导“无病先防,既病防变”。了解痛风的危害,希望您及早预防,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种种并发症的出现。
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因素也不容小觑——
我们祖辈的饮食都是以谷类食物为主,但现代人饮食多以肉类食物为主。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会转化为尿酸,如果这个剂量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也会使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尤其是啤酒。
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因为这类人平时的饮食大都比较丰富,大鱼大肉、甜饮料摄入过多、运动不足,这些都是诱发痛风的因素。
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代谢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近年来的分析发现,压力过大成为诱发年轻人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想要预防痛风发作,还是需要忌口: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各种动物内脏,浓肉汁、浓肉汤、鱼汤、海鲜汤等都不要吃。各种红肉,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要吃;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红肉摄取量控制在一天50克以内。
痛风急性期绝对不能吃的有(高嘌呤):贝类、牡蛎和螃蟹等带甲壳的海产品;一些鱼类,如鲤鱼、鲫鱼、黄鱼等。
可以少量吃的(中嘌呤):金枪鱼、鲈鱼等鱼类;小龙虾、河虾、大闸蟹(除了蟹黄)等。
脂肪本身会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高脂饮食还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所以吃“肉”要选脂肪含量低的;炒菜少放油,植物油控制在20~30克/天;坚果也要少吃。建议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鼓励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30%以上,全天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25~30克。
喝酒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啤酒尤为显著,具体排序是陈年黄酒 > 啤酒 > 普通黄酒 > 白酒 > 红酒。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严格禁酒精。另外,添加“果葡糖浆”、“白砂糖”、“蜂蜜”的饮料也要杜绝。
豆制品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可以部分代替一天中的肉类摄入。在痛风的急性期,每天建议的嘌呤总摄入量需要小于150毫克,所以只推荐鸡蛋和牛奶这两种几乎为0嘌呤的食物作为优质的蛋白来源,不建议进食豆制品。
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尿酸升高的核心,防痛风要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
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务是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1500毫升以上,差不多相当于3瓶矿泉水。
痛风患者每日应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游泳、健走、跳健身操、练气功、骑行等都可以。
少吃甜食,保证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痛风不止于痛!急性痛风发作时可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症状多发于午夜,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疼痛可持续数小时,剧痛难忍——这成为痛风患者不堪回首的梦魇。我们做好“无病先防,既病防变”。远离痛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