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fu regimen
西安雍仁堂
三伏天,
乃是一年当中
暑气最盛的时节。
两个字:太热!
《黄帝内经》讲:
“夫百病之始生者,
必起于燥湿、阴阳、
喜怒、饮食、居处。”
注意这5个方面,
自然可以避湿邪、
远疾病,安度三伏天。
三伏天 ,五大忌
忌贪凉,祛除燥湿
中医理论认为,“湿气通于脾”。三伏天炎热多雨,因此阳燥盛行于外、阴湿潜伏于内。而脾主肌肤,如果体内湿气很重,皮肤就会有所反映。年轻人长痘,中老年长斑,小儿湿疹、痱子等,多是湿气淤积的表症。
所以,暑热最盛的三伏天,正是祛湿养脾的大好时机。电扇、空调有助于人们防暑降温,但是过度贪凉,反而损伤阳气。
开着空调过夜,用凉水冲澡,沐浴后湿着头发入睡……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中气内虚,令暑燥和湿邪趁虚而入。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忌大汗,平衡阴阳
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亦属于阴。中医理论却认为,“汗为心之液”。汗液的生成,离不开阳气的参与。就是说,出汗的同时,会大量损耗阳气。
三伏天锻炼,应以微微出汗为宜,最忌大汗淋漓。古人称作“沾濡汗出”,就是运动到衣服沾湿,而没有湿透的程度,对人体最有益处。
大汗淋漓容易损伤心脏,运动后大量饮水,也会给心肾造成负担。
忌生冷,控制饮食
元代著名养生家说:“多食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三伏天,最好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饮食不宜过凉,因为寒凉损伤脾的阳气。此外,三伏天最容易“病从口入”。饮食要格外注意,忌吃生冷、变质的食物。
忌激切,调节喜怒
过喜过怒,都会使人气血逆乱,导致急症发生。《黄帝内经》讲:“使志无怒,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情绪平稳,心气舒畅,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适。清静养神,又有助于脏腑运化,从而外邪不侵、内疾不生,抗病力自然增强。
三伏天,要学会适应炎热,使情志疏泄,预防暑邪致病。调息凝神,心静自然凉,非常有助于身体健康。情绪波动过大,容易诱发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引起脑中风。
忌潮湿,保持干爽
三伏天哪怕再热,也不要让孩子赤脚在家里跑,更不要坐在冰凉的地板上玩耍。
此外,一旦空气湿度过高,许多病菌就开始滋生。夏天家里常开空调,若不勤开窗、多通风,很容易传播呼吸道疾病。
除了感冒发烧等常见病,过敏性哮喘、荨麻疹可能也是空气不流通惹的祸。因此,三伏天里,居室一定要避免潮湿,尽可能让空气流通,保持干燥清爽。
THE END
雍仁堂
匠 心 品 质 / 引 领 未 来